Home | Contact Us | Sitemap

2018年全国MPA核心课程“社会研究方法”教学与案例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18-11-13 | 查看: 1096


2018年全国MPA核心课程“社会研究方法”

教学与案例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1110日至11日,全国MPA核心课程“社会研究方法”教学与案例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170多位从事公共管理教研的学界同仁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研讨会由全国公共管理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MPA教指委”)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承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金龙,国家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公共管理组成员娄成武教授,全国MPA教指委委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孙涛教授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褚建勋主持。

开幕式上,杨金龙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60周年校庆的基本情况特别是MPA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成果。他说,多年来,中国科大秉承“创一流成果服务中国,育一流人才建设中国”的办学理念,在MPA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MPA课程体系和理实交融的师资队伍,期待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加强MPA师资力量建设,提升“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学术水准,提高MPA教学质量。娄成武简要回顾了我国MPA教育的发展史后指出,目前我国的MPA教育正以超前的速度在发展,并强调了将研究方法纳入核心课程的必要性。孙涛梳理了历次MPA教指委研究方法研讨班的办班情况,同时对此次研讨班的内容设计进行了说明。他特别谈到,近20年来,获得MPA学位的公务员已占整个公务员队伍的2%,在未来10年中,这个比例将进一步扩展为5%。他们在学期间是否被科学、规范的训练,事关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成效。

开幕式以娄成武和孙涛为授课专家颁发聘书为休止符。随后,研讨会进入了高潮迭起的学术争鸣篇章。

自香港中文大学、主张“方法是教不会”的李连江教授以开车为例导入,对案例研究、类型分析、制度分析、自然实验、话语分析、比较研究、概念分析和量化方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打七寸”式的讲演:“社会科学应是一种病理学研究”,“案例研究关键是要搞清楚它是什么东西的案例”,“定量话语分析无异‘花很多钱,织精密的网去捞一只虾’”“比较研究的前提是可比性”……虽只寥寥数言,却足以让人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浙江大学的耿曙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褚建勋副教授先后就其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展开了说明。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从一般意义着手,后者则主要针对MPA论文的特性。

人类学出身的南开大学朱健刚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田野调查经历,惟妙惟肖地剖析了田野调查和行动研究方法。他强调行动研究与田野调查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参与为中心的。

上海交通大学的樊博教授循着Jim Gray的理路,将大数据方法引入了此次研讨会,并以其课题为例,分享了如何在小数据研究和大数据研究之间进行自由切换。

在社会研究方法的教学方面,清华大学的刘志林副教授尝试通过慕课重建课堂,即:将知识传授线上化,让课堂重新成为师生交流讨论的场所,实现自主学习和混合式学习。具体到研究策略的选择,她认为应突破定性和定量的二元对立,并强调社会研究的核心是解释。南开大学的孙涛教授则联系南开大学MPA教学实际,重点介绍了如何设计《社会研究方法》的课程体系。

在海内知己、布道江湖的惜别声里,为期两天的“社会研究方法”教学与案例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此次研讨会日程紧张有序、参会规模空前、现场互动积极、交流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了MPA核心课程“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和科研的蓬勃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 © 版权所有